发布日期:2017-05-06 19:05:10 点击量:679 信息来源:原创
来源:心语工作室 日期:2009/5/11 点击次数: 529 |
1学校每年应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连续、稳定地开展提供保证,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提供对象。.
2学校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卫生工作的积极作用,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统一。
3学校要引导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的集体。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创建和谐互谅、互助的集体,倡导团队精神。同时,要有意识引导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加入两、三个合适的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 这样,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就容易在理解和帮助中得到治疗或积极配合治疗,逐渐摆脱病态,恢复健康。
.
4学生应自觉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可通过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接受心理卫生教育,并把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5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
.6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调节包括调整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学会情绪控制,提高适应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
7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除了重视自我调节外,还应积极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争取亲朋好友的帮助,心理负荷较重,自己不易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对学生抑郁症的治疗策略
.2)认知辅导。引导学生谈出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分析学生怎样看待这些事件的,分析的重点是设法证明学生看问题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进而明了原来的思考如“我完了”、 “没有办法”是站不住脚的。然后引导学生以全面、准确、客观的眼光重新思考得出合理的结论
.3)激励学生行动。可从学生力所能及而又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行动起来。一方面打破沉浸于抑郁中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使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投入生活的乐趣。
.4)寻求支持。可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和同学等配合行动,最重要的是给予温暖、鼓励和让学生参与周围的人际交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