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心语工作室

地点:苏州市南门东大街18号

电话:13862085538

拖延症不是病

发布日期:2019-06-26 09:06:25  点击量:581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1 “拖延症”的表现

家里有个爱拖延的小姑娘是什么体验?

最头疼的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她永远呆在房间不出来!

孩子爸爸一听高兴了,闺女在学习啊!

可惜了,叫吃饭的时候她刚刚才开始学习。

你以为她是个傲娇的小姑娘,实际上她只是个拖拖拉拉的小鬼头。

近日,一位二胎妈妈因为儿子拖延不写作业不写作业,导致血压飙升,气到早产。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永远拖拖拉拉,刚坐下没5分钟,就嚷着要喝水,一会又想吃水果,一会又想上厕所,好了,你最强存在感的时刻就是她写作业的时候。本来作业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点才写完。

还有类似的场景,“7点了,上学该迟到了”,时间都被自己说提前了一个小时,孩子还是没起床,再过一会,一看时间,7点了!恐怕是真的要晚了,把孩子从床上拉起来,然后赶紧给给孩子穿上衣服,一边唠叨:叫你早点睡你不听,马上就要迟到了,说了多少遍也不听。


眼看要迟到,大人带着孩子冲向学校。图来自广州日报

确实,很多妈妈一聊起“拖延症”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一把辛酸泪!这不有家长感叹:养着孩子我才真的了解了,除了正常带娃上班,大部分时间就是被这些偶然的事件白白消耗了,如果孩子没有起晚,你可以带着他轻松吃个早餐,悠闲地送孩子上学然后自己再上班,也就根本不用在路上焦急等待红绿灯,也不用给孩子随便穿上昨天换下的衣服,更不用让自己陷入带娃和上班之间游走的崩溃之中,作为家长暗暗发誓,死活也要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2 拖延症怎么形成的

说实话吧,“拖延症“吧人人都有,当家长的不一定能比孩子好多少,早上就是在床上玩会手机再起床,今天上班累了那家里的事明天再说吧……在孩子这里就是急急忙忙啥事都需要马上干完,您想想是不是?可不知道是自己生生给孩子教成了”拖延症“,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说,“妈你怎么老催我?”或者“别催了,烦死了”之类的反馈,孩子赌气继续“拖延”你也跟着委屈:谁不是为了你好啊,养了你这么大你以为容易吗?!

说白了,我们就是不放心、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要么怎么平常老会说出这样的言语,“你怎么永远都肉肉的(注:形容动作慢邋遢),不利索呢”,无心的一句话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种下了种子:我永远做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吧。孩子有了消极、不自信的基因,和这些莫须有的标签,他们很难体验到快乐、积极的情绪,做事就会更磨蹭、懒散——

「是啊,你看,我就是这么慢。」 「你说什么我不听,我没听见……」


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看孩子做不好,做大人的真的把孩子当作了“小孩”,督促、操心太多,恨不得帮他快速做完所有的事情,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节奏。长久这样下去一手包办,慢慢的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

恶性循环就这么造成了。

3拖延症是病吗?

可是认真静下来想想,所谓“拖延症”哪里是孩子的问题呢,明明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们,用自己的节奏和行动带着孩子走,“拖延”也只是相对的跟不上我们的大人的节奏而已,相对地,家长也没好好考虑过,是不是自己在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培养中,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孩子的行为是可以自主学习和被培养的,让他自己独立为自己的所有行为承担后果,他们是“人”,无所谓大小。

所以说啊,孩子的拖延症可不一定真的是坏事,不仅反过来帮我们家长认清楚了问题,还可以让我们学会怎么去培养孩子的品格,接受孩子的性格。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陈春花说,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尽潜能并使之成为自己的长处。

心理咨询师周小宽也提到,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改变孩子的拖延。而是帮助一个拖延的人,缓解他内心的冲突,让他理解自己,不要不断自责,完成对自己的接纳,达到自洽。所谓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让孩子了解真正的感受,让他与他的感受共存,探究内心冲突的实质,而不是切除这些我们给孩子制造的内心冲突,让他变得对自己满意。

“如果有了爱和容纳,一个孩子就能重新成长,一切都会被改变。”

4家长怎么做

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孩子的品格,让他们自发的管理自己?

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承担承担责任和后果,这是根本。

“如果你迟到了,就没人送你上学,如果你做不好作业,那只能去学校里自己解释清楚咯。”

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和成果全世界闻名,他们对于孩子的“延时满足”教育深得其法,日常生活中,孩子形成了一种思路:如果你喜欢玩,你就需要赚取自由时间,但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先有良好的学校教育和优秀的学业成绩,孩子学会了忍耐,也培养了成功所必备的逆商:一切并不是唾手可得。

在家庭生活中,比如我们可以规定好每次的做题时间,做完了立刻就玩,决不食言,做不完或者做得慢,就要惩罚,而且绝不姑息,孩子会明白规则的代价,只要一两次的惩罚和奖励,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遵守了。

其次,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

有位国际学校校长曾经在演讲中提到,未来让孩子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先从家庭的小事、生活细节做起,,先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 鼓励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尝试理解父母的想法和感受,多与孩子沟通生活中的细节,帮助孩子理解他人。

比如可以说“你知道妈妈每天要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加上你的事情,妈妈可能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反过来,这也能够帮助孩子的学习用词语来描述心理状态,帮助孩子形成更为精细的、描述和推理心理状态的概念框架,这是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健康自我的重要保证。

5总结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为人父母则为之计深远,长大后的孩子,永远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生活,所以童年幼小时期的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基调,孩子拖延,怒吼解决不了问题,离开社交网络好好想想,父母是不是真的欠缺了什么,管得太多管的太严,想让孩子改掉“拖延症”,恰恰忘了:拖延症就不是病,要怎么改掉呢?孩子完全可以做个家里的大人,帮助父母成为更好的人!就像<死侍2>说的好,生个孩子是让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父母。


如果您无法识别验证码,请点图片更换
联系电话:13862085538    QQ:250616532    250616532@qq.com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YXcms 2012-2014 yxms.ne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