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30 11:09:15 点击量:941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日子清贫但爱却丰厚,
这5点教育启示值得父母深思!
徐珍琴与她的孩子们用乐观、坚强书写着“越来越有盼头”的生活篇章,在这个家庭的故事里,无论是妈妈谋生的坚韧和处世的智慧,又或是孩子埋头苦学的专注和细致体贴的懂事,都散发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尽管妈妈羸弱,可是爱却强大而绵长。细细梳理,以下5点或许正是最触动我们,也最能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
1. 常怀感恩之心,做善良的人!
在给学校的感谢信中,徐珍琴写道:“鉴于我们家的特殊情况,领导和老师们多次上门慰问,并减免餐费。为了让我早点回家陪孩子,老师们还多次集中订购我做的卤菜;在我因病住院和孩子意外受伤时,老师们捐钱捐物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些不仅缓解了我们经济上的压力,更给了我们坚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那些曾给予过他们帮助的老师们,曾捐款资助的好心人们,曾挂怀他们的邻居和熟客们,都被徐珍琴深深地记挂在心上。
因为曾被人温柔以待,徐珍琴便常持感恩之心、心怀善意。
换言之,也正是因为徐珍琴懂得感恩,才会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和希望。
我们常常告诉孩子
要懂得感恩
要做善良的人
大抵正因为如此
生活才会馈赠给我们更多的美好
2. 坚强乐观,直面挫折!
丈夫因病去世后,沉重的债务以及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徐珍琴一个人的肩上。然而,面对艰辛的生活,徐珍琴却说:“一个女人有了孩子之后,有些潜能是自己不会发现的,你要站起来,不能倒下,倒下这些孩子就毁了。”
徐珍琴还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三胞胎第一次卖报纸的经历,心疼地说,当天孩子们连晚饭都没吃,一直坚持到晚上9点才把报纸卖完。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坚持把报纸卖完呢?徐珍琴说:“其实我心里害怕的,不是报纸没卖完能亏多少钱,就怕孩子第一次出去(卖报纸)就失败了,他们以后就没信心。”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面对生活中的一道道难关,徐珍琴凭借乐观坚强不曾停歇,还用自己的方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不畏挫折的品质。
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身为父母
我们无法为孩子遮挡每一次风雨
因此
我们不仅要教会他如何飞行
更要让他知道
如果深陷泥泞,该如何重新爬起
如果身处绝境,该如何寻找力量
3. 专注、静心很重要!
没有参加过课外培训,没有家长辅导学习,三胞胎兄弟却都考入了省级示范高中,谈及学习方法,他们认为,家里清贫又简单,但胜在干扰少,能够静心学习。
三兄弟表示,妈妈对他们的学习从不干涉,也不施加任何压力。
老三陆文翛还说道,家里的学习氛围很好,三个人就喜欢坐在一张桌子上学习,拼搏赶超的劲头也很足。所以,自己做题专注力强,效率较高。
三胞胎兄弟从小在一块长大,现在还是喜欢挤在一起写作业
专注、静心做一件事很重要
专注力好的孩子
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很容易“进入状态”
且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像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就是指专注于一件事
并做到极致
4. 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自食其力!
2016年10月,徐珍琴不幸遭遇车祸住院,在她住院的半个月里,孩子们的班主任和学校教师团队伸出了援手,不仅到医院看望徐妈妈,还捐款捐物,成为了三胞胎的代理家长。
即使生活如此艰辛,徐珍琴依然不希望大家给她捐款,“我有手有脚,能自食其力。如果我收了捐款,会让孩子们觉得可以不劳而获。”她认为,要对生活有信心,只要努力了,就会有转机,就会有收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往往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即使身处逆境
做不到引吭高歌
也至少要做一个
自食其力
能够心安理得
靠自己双手生活的好人
5. 即使生活清贫,也要活出想要的模样!
徐珍琴租住的家里简朴清贫,但却打理得井井有条、清新整洁。家里挂满了三个儿子小时候的照片,角落摆放着小玩偶作装饰。阳台上,养了不少兰花、绿萝和多肉植物,还养着一只会说话的鹦鹉,总是大声嚷着老三陆文翛的名字。
纵使生活艰难,拉扯三胞胎长大不易,可徐妈妈一家依然把生活过成诗,在朴素的房间中、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里,到处都是她与孩子们认真生活的痕迹。
生活中总会有些不尽人意
命运不公,社会残酷,生活艰难
面对种种的不如意
有人选择“认命”“得过且过”
而有的人却把苦难画成了诗
但其实
清贫的日子
本就不该成为将就生活的借口
我们理应认真对待每一天
在所能拥有的条件下
尽力去营造舒服的生活方式
哪怕我们还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
但至少该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给妈妈和三胞胎兄弟点赞 给朝着梦想前进的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