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心语工作室

地点:苏州市南门东大街18号

电话:13862085538

家庭教育的特点

发布日期:2022-12-10 17:12:01  点击量:169   信息来源:网络转摘

第一,初始性。

个人所受的最初教育来自家庭。由此,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可能存在的有意无意的胎教影响到对婴儿 的哺育,家庭教育就开始实施了。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初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常识、行为规范等,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实现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家庭又是孩子透视社会的“窗口”,孩子最初就是通过家长本人带回的社会信息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因此孩子早期在家庭中实现的社会化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初始化作用。

第二,持续性。

即孩子从小到大,在家庭中接受连续不断的教育。家庭始终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课堂,家长始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第三,权威性。

家长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权威性,是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比拟的。

家长与孩子的血缘关系、供养关系和情感关系,孩子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上对家长的依赖性,以及家庭成员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家长对于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孩子对家长的教育更容易接受和服从。

作为家长,合理地使用这种权威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十分有益。

第四,亲子性。

亲子性的基础是血亲关系,在此基础上行生出的亲子之间的认知、情感、伦理、行为上的需求、期待、运动和变化,很难在其他人际关系中找到类比。

家庭中的教育关系就渗透在这种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之中。

家庭教育中产生的种种矛盾,障碍,爱与恨的交织、倒错,宽与严的混乱、失误,基于爱的惩罚和基于恨的放纵,等等;

都要结合亲子关系才能解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亲子之间的感情在起着“纲”的作用, 而理智往往降到次要的地位。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说:“现代社会 中,家庭仍然是为人们提供感情和伴侣关系的少有的几个源泉之感情和伴侣关系就成为现代家庭的最基本职能。”

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庭情感关系中又缺少了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友爱与互助,只剩下与家长的感情联系。

第五,针对性。

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更应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有较深的了解。“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给家庭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TAGS:

如果您无法识别验证码,请点图片更换
联系电话:13862085538    QQ:250616532    250616532@qq.com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YXcms 2012-2014 yxms.ne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