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6-07 11:06:16 点击量:493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输和赢,就如白天和黑夜一样,在生活中交替出现、不可避免。
如何引导孩子的好胜心,让孩子在秉持好胜心的前提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输赢,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我们不妨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父母不焦虑,接纳认同孩子的感受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就被坏的考官(父母)审判,一言一行,从来都没有接受到正面的鼓励,被迫遵从他人意志,自发性被大大打击,那么孩子就已经输了。
网友曾分享过她和女儿的一件事情。
网友和女儿玩一个游戏,女儿输的特别惨,然后女儿对着她大叫大哭。
网友微笑地看着女儿,然后给了女儿一个拥抱,帮她擦干眼泪,让女儿自由地释放自己不满的情绪。
当女儿依偎在网友的怀中时,竟然逐渐停止了哭闹。
在接纳和认可的面前,孩子的内心会很温暖。
面对孩子,父母学会不焦虑,用平常心去感受孩子面对失败的痛苦。
既能看见孩子内心的难过、失望、挫败,又能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出口,这些比起讲道理更有效。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输赢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对孩子的鼓励不是无原则的,而应是运用科学的适当的方法。
综艺节目《育儿大作战》有一期,一个名叫张晨瑶的小女孩,在和爸爸玩游戏时,爸爸只能输不能赢,否则,女儿就又哭又闹,甚至对爸爸连踢带打。
原来,张晨瑶的爸爸为了“激励”女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故意输给女儿,久而久之,女儿觉得爸爸就应该输,爸爸输是才是“对”的,无法接受爸爸的“赢”。
爸爸疼爱女儿的心让人感叹,但爱的方法,却值得让人深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龙应台说: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输赢,也是一样的。
让孩子感受赢的喜悦,更应该让孩子去体会失败的滋味。
在失败中寻找方法,才有可能赢。在失败中学会不放弃,才能真正的赢。
不给孩子贴标签
当面对输赢时,父母不要使用“你真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之类的语言。
绘本《小威利总想争第一》讲述了小野猪威利,凡事都想争第一的故事。
(绘本《小威利总想争第一》)
有一天,小威利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和哥哥姐姐们出去玩。
排队的时候,小威要排第1个。
玩滑滑梯的时候,他又冲到最前面,不管不顾地去爬滑滑梯。
玩蹦蹦床的时候,他抢先跳上去,不让哥哥姐姐们玩。
……当威利看见爸爸在荡秋千,妈妈和其他小野猪排成一排在旁边等候时,他也乖乖地站在妈妈身后,开始排起了队。
面对争强好胜的威利,爸爸妈妈没有大声斥责他,而是不动声色的给小威利做起了示范。
对孩子好胜心最好的引导,就是父母的身教。
不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学会享受过程,弱化输赢对孩子心灵的羁绊。
让好胜心成为孩子启航的动力,而不是人生路上的桎梏,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但终有一天,我们能看见那个不服输、好胜心强的孩子,学会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输赢。
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