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闰青,教授,教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职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人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教师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家庭教育讲师团学前分团团长,焦作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向还仅仅停留在怎么能让孩子学习好一点儿,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高闰青:现在不少家长…... 查看详情
孩子上一年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孩子。然,“优秀”却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
问孩子为什么?孩子唯唯诺诺说“害怕”:担心犯错被批评,担心不够好被嘲笑,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初出茅庐的孩子,却心事重重,心理压力巨大,为什么?
实际上,一年级的孩子正在历经“幼小衔接”关键期, 别看他们小大人般懵懂可爱,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为人家长,只有了解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细心观察,小心呵护,科学引导,才能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健康成长,勇敢迎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 查看详情
说起谈恋爱,总有人觉得自己很会。
觉得那实在是没有什么难的,也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
以为不过就是经常找对方聊一聊天,和对方见一见面,说一些情话,牵一牵小手,拥抱一阵子,也做一些相对亲密的事情。
诚然,这确实也是爱情的一部分,甚至是比较关键的部分,但是,却也并不是恋爱的所有。
如果只是按照这种方式去谈恋爱,两个人在一起过后,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风花雪月,根本就经不起任何的蹉跎,彼此的那点情谊,只会很容易就被戳破。
谈恋爱,不能只是一起吃什么,玩什么,去哪儿,做点什么,还应该更加的深入一些。
先…... 查看详情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绵阳理科考生王俊凯今年高考总分699分,数学150分满分。6月28日,王俊凯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习数学要“多回头”,错题第二次做对了还要再做,一直做到熟练,核心是从中吸收新的知识。
同时,与他同校的理科考生朱昊东今年高考总分702分,其中数学也是150分。在填报志愿时,朱昊东填报了北京大学数学专业。朱昊东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有一本“结论本”,专门记录题目的核心思路和结论,他认为复习时把中间的过程回想起来,要比单纯的抄错题效果要好很多。
对话王俊凯:
…... 查看详情
初中生“情窦初开”,好奇心比较旺盛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毕竟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们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家长自然会非常牵挂学生。而且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应该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所以初高中阶段都是严格禁止学生们“早恋”的。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却发现,一直在观察避免学生出现早恋的行为。但是没想到有3种“毒友谊”比早恋还可怕,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思想观念的养成。
3种“毒友谊”在初中悄然生长
初中时期,陪伴学生们最多的,不是家里面的家长,也不是学校里面的老师,而是每天朝夕相处的同学。…... 查看详情
养育孩子是一门修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只只有孩子得到了成长,父母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可怕的是有一些父母根本就没有去钻研怎样教育孩子,对教育一知半解,总是想当然地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却把他们引向了错误的道路,让人感到非常可惜。
案例: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考上清华北大,为父母争光。于是把学习当成了孩子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家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只让他们闷头读书。
无论是读书,刷碗,扫地,都与孩子无关,如果有小朋友来找孩子玩,母亲就把大门紧闭,说…... 查看详情
如果您家孩子请求“再玩3分钟”,您会怎么回答的呢?
01
“妈妈,我可以再玩3分钟吗?”
“一个男生,你玩什么不好,非在那织什么毛衣?”
“别玩了,赶紧读书去!”
面对妈妈的催促,小力并没有放下毛线团,更没有去学习,他继续忙乎着手里的活,乐此不疲。
妈妈看见小力这样的反应,非常地生气,妈妈把小力织好的围脖,全部扯烂了。
看见自己辛苦好几天的工作,就这样被妈妈无情的毁了,小力嚎啕大哭。
为了报复妈妈,小力把作业本也撕烂了,扔了满地。还好,尚有一点理智的小力,在大哭过之后,还是乖顺地坐下…... 查看详情
一个19岁的高中生因为抑郁而辍学,现在可以去上学和学习了。但是妈妈说孩子有情况,现在学习或者做作业一定要让爸爸或者妈妈陪他,特别希望爸爸陪他。妈妈觉得是陪着她督促孩子学习,又觉得孩子的情况有问题。此外,由于孩子患有抑郁症,因此在孩子面前说话时需要小心。过去,他们要求太高,每天都被催促做功课。现在他们必须敦促他们做功课。现在他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感到焦虑和压力。而当孩子解决了一个更难的问题时,他会向父亲炫耀,“爸爸,这个问题你不能做,我会。”这种吹牛,就像是跟大人分享,就像小孩子捡到宝…... 查看详情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虽然,我们身体的感觉系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纷乱复杂的外部信息,但是不同孩子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注意力不集中,但有的孩子的问题出在不能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正确解读,有的孩子的问题出在不能对即将开展的活动进行合理规划。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让孩子上楼穿衣服准备出去吃饭,但是孩子下来时并没有穿好衣服;另外一种情况,放学回家,小明面对摊了一桌子的书本,一…... 查看详情